![]() 绿茶翻炒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绿茶翻炒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底板和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翻炒锅和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搅动板。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搅动板转动,实现绿茶自动翻炒。 公开号:CN214339841U 申请号:CN202120307404.0U 申请日:2021-02-03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黄国东;欧阳冬梅;蔡裕山;陈保玲;马玉兵;金雷;彭云 申请人:Gao'an Qiansheng Tea Industry Co ltd; IPC主号:A23F3-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茶翻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绿茶翻炒装置。 [n0002]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炒茶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翻炒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n0003] 现有的炒茶过程一般采用人工方式或电力驱动翻炒方式,在翻炒完成之后,需要人工将茶叶从翻炒锅中取出,然而取出茶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取出茶叶的这段时间里,处于底部的茶叶由于不能第一时间取出,而翻炒锅里还有炒茶时的余热,从而可能使得处于底部的茶叶被烤焦,导致用该茶叶泡出的茶的香气受损。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绿茶翻炒装置。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绿茶翻炒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底板和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翻炒锅和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搅动板。 [n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08] 所述翻炒锅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盖板,所述翻炒锅上方设置有驱动两个盖板向中间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n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10]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后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一传动螺杆上具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旋向相反,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外侧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与导杆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盖板固定连接。 [n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12] 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支撑板通过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栓固定连接。 [n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14] 所述翻炒锅底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烘烤器。 [n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16] 所述翻炒锅的两侧设置有驱动翻炒锅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n001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18]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挡板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螺杆,所述第二传动螺杆外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滑块。 [n001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20] 所述第二滑块与翻炒锅之间设置有驱动翻炒锅翻转的第三驱动装置。 [n002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22]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翻炒锅之间固定连接。 [n002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n0024] 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茶叶接收箱。 [n0025]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26] 1、本实用新型中,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翻炒锅转动,转至度时,可以将翻炒过后的茶叶倒出,倒出的茶叶进入到茶叶接收箱中,从而实现了将茶叶快速倒出,防止了底部茶叶被烤焦的情况。 [n0027]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搅动板转动,实现绿茶自动翻炒,同时,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第一传动螺杆转动,根据螺纹传动原理,两个第一滑块会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盖板将翻炒锅盖上,防止在翻炒过程中茶叶迸出。 [n0028]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绿茶翻炒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n0029]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绿茶翻炒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n003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绿茶翻炒装置的支撑板的侧视示意图; [n0031]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绿茶翻炒装置的A处放大示意图。 [n0032] 图例说明: [n0033] 1、底板;2、支撑板;3、翻炒锅;4、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固定板;6、转动杆;7、搅动板;8、盖板;9、第二驱动电机;10、第一传动螺杆;11、第一螺纹段;12、第二螺纹段;13、导杆;14、第一滑块;15、螺纹孔;16、螺栓; 17、烘烤器;18、第三驱动电机;19、第二固定板;20、挡板;21、第二传动螺杆;22、第二滑块;23、伺服电机;24、茶叶接收箱。 [n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5]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绿茶翻炒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底板1和两个支撑板2,支撑板2与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翻炒机构,翻炒机构包括翻炒锅3和第一驱动电机4,两个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第一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5上,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搅动板7,在第一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带动转动杆6转动,进而带动搅动板7转动,实现绿茶自动翻炒。 [n0036]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翻炒锅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盖板8,翻炒锅3上方设置有驱动两个盖板8向中间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9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上,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2后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螺杆10,第一传动螺杆10上具有第一螺纹段11和第二螺纹段12,第一螺纹段11和第二螺纹段12的旋向相反,两个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13,第一螺纹段11与第二螺纹段12外侧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与导杆13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14,第一滑块14与盖板8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9的驱动下,带动第一传动螺杆10转动,根据螺纹传动原理,两个第一滑块14会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盖板8将翻炒锅3盖上,防止在翻炒过程中茶叶迸出。 [n0037] 具体的,如图3所示,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5,第一固定板5与支撑板2通过与螺纹孔15相适配的螺栓16固定连接,通过螺栓16可以将第一固定板5固定在两个支撑板2之间,需要移动第一驱动装置时,将螺栓16拆下,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板5和第一驱动装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n0038] 具体的,如图1所示,翻炒锅3底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的烘烤器 17,烘烤器17用于对翻炒中的绿茶提供热量,从而加快绿茶炒干。 [n0039]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翻炒锅3的两侧设置有驱动翻炒锅3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8,两个支撑板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9,两个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20,第三驱动电机18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9上,第三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挡板20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螺杆21,第二传动螺杆21外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滑块22,在第三驱动电机18的驱动下,带动第二传动螺杆21转动,根据螺纹传动原理,进而带动第二滑块2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n0040]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滑块22与翻炒锅3之间设置有驱动翻炒锅3翻转的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与翻炒锅3之间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23的驱动下,带动翻炒锅3转动,转至180度时,可以将翻炒过后的茶叶倒出。 [n0041] 具体的,如图2所示,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茶叶接收箱24,茶叶接收箱24 用于收集倒出的茶叶。 [n0042]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需要翻炒的绿茶导入翻炒锅3中,其中,烘烤器17用于对翻炒中的绿茶提供热量,从而加快绿茶炒干,进而在第一驱动电机4 的驱动下,带动转动杆6转动,进而带动搅动板7转动,实现绿茶自动翻炒,同时,在第二驱动电机9的驱动下,带动第一传动螺杆10转动,根据螺纹传动原理,两个第一滑块14会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盖板8将翻炒锅3盖上,防止在翻炒过程中茶叶迸出,其次,在翻炒完成后,卸下螺栓16,将第一驱动装置向上移动,然后,在第三驱动电机18的驱动下,带动第二传动螺杆21转动,根据螺纹传动原理,进而带动第二滑块2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到达茶叶接收箱24位置处,在伺服电机23的驱动下,带动翻炒锅3转动,转至180度时,可以将翻炒过后的茶叶倒出,倒出的茶叶进入到茶叶接收箱24中。 [n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绿茶翻炒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底板(1)和两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翻炒锅(3)和第一驱动电机(4),两个所述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5)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搅动板(7)。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锅(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盖板(8),所述翻炒锅(3)上方设置有驱动两个盖板(8)向中间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9)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2)后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螺杆(10),所述第一传动螺杆(10)上具有第一螺纹段(11)和第二螺纹段(12),所述第一螺纹段(11)和第二螺纹段(12)的旋向相反,两个所述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13),所述第一螺纹段(11)与第二螺纹段(12)外侧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与导杆(13)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与盖板(8)固定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5),所述第一固定板(5)与支撑板(2)通过与螺纹孔(15)相适配的螺栓(16)固定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锅(3)底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的烘烤器(17)。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锅(3)的两侧设置有驱动翻炒锅(3)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8),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9),两个所述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20),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8)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9)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挡板(20)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螺杆(21),所述第二传动螺杆(21)外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滑块(22)。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22)与翻炒锅(3)之间设置有驱动翻炒锅(3)翻转的第三驱动装置。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23),所述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与翻炒锅(3)之间固定连接。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茶叶接收箱(24)。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9841U|2021-10-08|绿茶翻炒装置 CN205912799U|2017-02-01|一种自动茶叶电炒锅 CN211211330U|2020-08-11|一种带有翻转搅拌结构的鸡爪卤煮锅 DE202006001296U1|2006-06-22|Teemaschine CN208191660U|2018-12-07|一种油茶树定向浇滴装置 CN109529437B|2021-10-29|一种多功能豆渣过滤装置 CN210784007U|2020-06-19|一种翻转式自动烹饪设备 CN110404293A|2019-11-05|一种用于植物加工的提取装置 CN209171278U|2019-07-30|一种花干油炸设备 CN207405135U|2018-05-25|一种自动翻炒设备 CN104388180A|2015-03-04|小磨香油的生产设备 CN108720607A|2018-11-02|一种带有可旋转滤杯结构 KR20140065610A|2014-05-30|대량 핸드드립 커피 추출장치 CN210356830U|2020-04-21|一种茶油检测用加热搅拌装置 CN209914953U|2020-01-10|一种半自动制作糙米茶的机器 CN212232956U|2020-12-29|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翻炒装置 CN209712031U|2019-12-03|一种自动递茶的茶桌 CN208435311U|2019-01-29|一种自动冲泡茶一体机的安全式取杯机构 CN210383462U|2020-04-24|一种可调高度的旋转式蔬菜种植架 CN213045022U|2021-04-27|一种制茶用炒茶装置 CN213371183U|2021-06-08|一种沸腾出水壶及陶瓷养生茶具 WO1985000506A1|1985-02-14|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a coffee or tea infusion CN211379484U|2020-09-01|一种茶叶加工中翻炒机 CN212394608U|2021-01-26|一种冰滴咖啡机 CN208940889U|2019-06-07|一种富硒草本咖啡叶茶提香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07404.0U|CN214339841U|2021-02-03|2021-02-03|绿茶翻炒装置|CN202120307404.0U| CN214339841U|2021-02-03|2021-02-03|绿茶翻炒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